2018年12月11日
巴新海關表示,對香煙和酒等特定商品的高額進口關稅導致非法貿易和跨境走私活動猖獗。 巴新假冒產品不斷增多,對此首席專員雷·保羅(Ray Paul)回應道,已經發(fā)生過非法走私進口事件。 他說,巴新海關通過政策和實際干預措施改進了大部分業(yè)務流程和系統(tǒng)。 “重要的是要明白,隨著我們的改進,犯罪世界也在不斷發(fā)展,”他說。 “從我們的觀察來看,走私進入巴新的非法商品不再使用滿裝集裝箱而是改為散裝走私! “還有可能在巴新當地制造非法商品。” 保羅敦促這些公司的當地雇員挺身而出,向海關或其他執(zhí)法機構舉報非法活動。 “雖然我們有了可供使用的技術工具,但對走私來說,我們的邊境仍然有很多漏洞,”他說。 在當地市場發(fā)現了工廠制造的傳統(tǒng)網袋(bilum)以及看起來很像當地產品的“進口”啤酒,保羅說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案件。 海關正在與擁有立法權的投資促進局(IPA)合作銷毀10月份在金貝(Kimbe)沒收的約8000個“假”傳統(tǒng)網袋,這批網袋價值約18萬基那。 對于“進口”啤酒,保羅指責當地釀酒商未能回應海關今年早些時候在邊境強制執(zhí)行其商標的建議。 “發(fā)現假冒啤酒后,該公司已經站了出來并在巴新海關進行了登記,”他說。 “本周已向三個主要港口發(fā)出加強檢查和執(zhí)法的警報! “必須強調的是,非法貿易有各種不同的形式。這是一個龐大的網絡,涉及包括官僚機構在內的社區(qū)所有部門! “這是一群不斷改頭換面的季節(jié)性機會主義者! “這些犯罪團伙對執(zhí)法機構的存在感到非常緊張和敏感! 保羅說,通過有效使用這些技術和技能再加上嚴格的政策干預措施,大大加強了對非法進口商品的檢查力度。 “我們了解不斷變化的非法活動趨勢,已經并將繼續(xù)采取恰當的策略來打擊非法貿易商。” 保羅說,澳大利亞稅務局正在幫助改善現行制度。 “保護我們的邊境不受非法貿易的影響需要企業(yè)、政府和公民(舉報非法貿易活動)共同采取行動,”他說。 “如果你沒有及時舉報非法活動,你就可能危害自己或家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