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
政府每兩周向6000名“不在崗”官員支付700萬基納,一個由公務員出席的論壇被告知。 昨天在莫爾茲比港舉行的由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經(jīng)理參加的論壇上提出的工資差異問題是人事管理部門進行數(shù)據(jù)清理工作的重點。 政府記錄顯示,公共部門雇員達115,000人。其中包括超過6000名“不在崗”的官員,他們根本不應該得到報酬。 人事管理部代理秘書泰斯·三三(Taies Sansan)昨晚解釋說,未在崗官員指的是“不屬于任何一個公共服務崗位并且沒有檔案號碼”的公務員。 “(其中包括)那些合同已過期且尚未簽訂新合同但仍在政府工資單上的人,那些已經(jīng)去世但他們的名字仍在工資單上的人,以及那些處于緩刑狀態(tài)的人,或者一般來說,那些不在公共服務崗位上且沒有檔案號的人,”她說。 “他們被稱為不在崗官員! “各個國家機構有責任解決各自機構中的不在崗官員問題! 公共服務部長埃利亞斯·卡帕沃(Elias Kapavore)告訴論壇說,他將向內(nèi)閣提交一份關于現(xiàn)狀的報告 - 基于2018年第一季度的數(shù)據(jù),即第一次工資(Pay One)到第七次工資(Pay Seven)。 卡帕沃說,各個部門的公務員人數(shù)和相應的費用都記錄在Alesco工資系統(tǒng)上。 他說,不在崗官員還包括那些應該在65歲被強制退休的人員。 “我們還注意到,有許多執(zhí)行官員實際上是在按過去的職位獲得報酬,”他說。 “他們中的許多人今天仍然在領取工資,即使他們現(xiàn)在是不在崗官員! “有許多人實際上已經(jīng)過了退休年齡,而且不在崗,但仍然通過我們的系統(tǒng)領取工資! “這是我們需要找到并糾正的問題! 機構人員薪酬審計委員會(OrganisationalStaffing Personal Emoluments Audit Committee)將調(diào)查此事。 他說,需要改善管理和強有力的系統(tǒng)控制才能妥善管理人員薪酬支出。 |